很早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才知道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还有一个牛棚艺术村,而这个艺术村犹如其名,就是设在牛棚之中。这个1908建造的红砖瓦房被香港列为三级文物,前身是香港检疫站和屠房,后来一批香港艺术家栖息在这里,发展成为艺术村。这里曾经禁止拍照,没有邀请不能进入参观,直到2011年,这里才允许自由参观,慢慢被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这里曾经有20多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驻场,其中包括““1a空间”(1a space)、“艺术公社”(artist commune)、“cutandtry”、“录像太奇”(videotage)、“蛙王”、进念二十面体”、“牛棚书院”等,而著名的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就是在牛棚艺术村成长起来的,他以前曾经担任过牛棚书院的院长。
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离深圳有点远,不过乘车倒也是很容易,从深圳罗湖或者福田口岸过关,坐东铁直达红磡火车站,在b2出口下,就能走到巴士站。花上4、9港币,乘坐九巴5c、11k、21路巴士,在马头角道(中华煤气公司)站下,就是牛棚艺术村。
刚下巴士,分不清东南西北,便在车站问了当地的居民,他们说往前走几步就看到。果真没走十几米,就能看到非常特别的一栋建筑物,我猜就是牛棚艺术村。这里没有艺术村的招牌,不过它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明显不同于周边其他香港的建筑物,就是红砖瓦房。
门口只有一个小小的中英文牌子“马头角马头角道63号”。门口还有两名管理人员,问过了不需要买门票,也不需要登记,便进入了一直想去的牛棚艺术村。当然,要来这里参观,也要注意开放时间,只有在每天的上午10时到晚上8时,才允许进入。
牛棚入口的是中庭,是一片大约40平方米的空地,红砖矮墙在两边围起,这两堵墙原来是绑牛用的。刚进入古老的红砖瓦房之中,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座空城,除了管理人员之外,没见到一名游客。其实这里如果没有活动的时候,就是这么寂静,不过这样的安静之地,才有让我兴趣大增。更是想深入探访那些有名的艺术家们。
以前,在香港北角油街,有一批艺术家聚集在那里,后来油街因为重建被港府收回,北角油街艺术村在兴旺了两年时间后就随之消逝。这座1908年建成的马头角牛房,90多年来一直被用作香港牛畜检疫站兼屠房。1999年8月,屠房迁至上水之后,经过香港艺术团体争取,香港政府耗资2600万港币,对这个几乎荒废的地方经过重修,分拆成几个单位,租给本地艺术创作家做工作室,艺术家们将这个落脚点取名“牛棚艺术村”(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
牛棚艺术村有一个中庭,外加有5座红砖平房,各长50米,占地1.7公顷。牛棚艺术村以往由港府产业署管理,一直不对外开放,只限招待已获邀请的团体或行内人士参观,并且只准许在公共空间拍照。直到2011年4月改由香港发展局接管,才正式对外开放供公众参观。牛棚艺术村的建筑为红色红砖平房具20世纪初西方市场的布局,而最大特色是采用红砖建成。根据租约,有关单位是作非住宅用途,但并非只限艺术文化创作用途。艺术家们在这里创作,举办展览,还有各种表演和文艺演出。
在牛棚艺术村的中庭广场,两边各有一面红砖的围墙,墙下该有水泥的饮水槽,这里一看就知道曾经是待宰牛只的饮水槽。当年这里临近海边,港英当局为了屠宰的卫生,将这里作为牲畜检疫站兼屠宰场,迁移之后,这里一度被荒废30年。站在这里,彷佛能闻到当年那股牛圈的气味,无法想象,今天却成为香港艺术的殿堂。
地下的铁环是当年系牛的,牛棚改建之后,这些东西都被保留着,现在还在那里,虽然已经是锈迹斑斑,不过在几片飘落的黄叶衬托之下,更显出一种年代感。
抬头看看这些红砖房的墙外,随处可见的一些布置,都是废弃的物品,看似不经意的摆放,如果你能看看片刻,便已经感觉到了它的艺术气息。
房外,普通的几件不锈钢餐具,加上一点植物,变成了艺术家们的作品。至于想表达什么,你可以在这里慢慢去想象,去体会艺术家们的抽象思维。
猛一看,是一个身披铠甲的高大现代机器人,再仔细一看,却又像是古代的中国狮子。有些作品虽然很具象,不过它所表达的概念,也许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这里是著名的“前进进牛棚剧场”,它是在2002年进驻牛棚艺术村的,是一个自主民营的小剧场。这座小剧场可以容纳60-80人,这里曾经举办过戏剧表演、音乐会、时装表演、录像播放、研讨会、工作坊,以及演员排练等活动,据说这里的戏剧表演都是非常前卫和具有探索性的。
这个剧场经常是在周末晚上八点才有演出,偶尔也会在周日的下午三点演出,可惜我们没能遇到演出的时间。前进进剧场平时都是在排练,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我们无缘进入剧场内部,只能在门前的广告栏欣赏他们在2013年表演的戏剧海报,据说该剧场“新文本运动”作品之一的戏剧《谁杀死了大象》曾经还到北京演出过。
走过剧场,墙外看起来像是一个摆放杂物的地方,仔细看看,彷佛也是一处艺术作品,我不知道这是有意还是无意之间的作为。
据说牛棚艺术村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进驻,例如著名的湿版摄影大师张益平,是香港仅有的几位掌握古老的湿版摄影的摄影师之一,作为喜欢摄影的我一直想见识一下,可惜没能见到他本人,无缘一睹这种古老的摄影艺术。
在牛棚艺术村的小巷子里,看到了一辆商场的购物车,车上还挂着一件破旧的牛仔裤,从摆放的位置和方式来看,绝对不是放在外面晾晒的衣物,应该也是一件艺术作品,至于它想表达什么,你可以去慢慢体会。
据说在艺术村,艺术家们非常欢迎游客进入他们的工作室交流,只是很多工作室都是大门紧闭,我不敢贸然造次。我走到最里面的一号和二号工作室,惊喜地看到一号工作室的大门是开着的,于是鼓足勇气走了进去。
刚进大门,看到一处像是柜台的地方,上面也是琳琅满目,各种物品看似随意,但是细看又是一件件作品。一个写着“内有恶人”的招牌,确实让人想到只有艺术家们才会有这样的张扬。
一个废弃的冰箱,上面满是各类的废弃物,看起来都是艺术品,不过最神奇的还不是冰箱大门,宝贝在里面,冰箱里面全是冰冻的蜡铸作品,以及其他作品,都是小孩子创作的呢,最小的孩子是四岁创作的,据说这个冰箱是保存儿童作品的“百宝箱”,
据说在艺术村的工作室内部,能否摄影需要主人的允许,这时,主人走了过来,我怯怯地问了一声,可以摄影吗?他回答说,当然可以拍摄,而且,你喜欢什么,都可以拿走!我仔细一看,十分眼熟,看看名片,原来他上过电视,他就是著名的铸铜艺术工作者王振荣。
王振荣,大家都喜欢叫他荣哥,他14岁出来做铸造行业,当年还是一名工人,自己做老板之后,专业生产船的螺旋桨。后来有许多艺术家找他按照设计,制作金属艺术品,他接触到雕塑,艺术兴趣非常浓厚,放弃了自己的生意,结束了铸造厂,便开始了铸铜雕塑的艺术人生,直到2000年他进驻艺术村。
荣哥今年60多岁了,至今还在这里忙碌着,他担任内地一些工艺厂的艺术指导,也是香港一些学校的艺术指导,在他的店,经常指导一些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在他的一号工作室,到处都是艺术品,各种材质,各种类型,在这里,你完全可以消磨一整天的时间。
荣哥比较看淡金钱,虽然他也为没钱给工作室交租发愁过,但是他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变卖,他不想让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一个买卖的小店。他的工作室挂着许多吉他还有很多书,在这里空间,立即有一种私人书房的感觉。
看似随意的摆放,处处体现了艺术家的独具匠心,如果你喜欢设计,或者艺术创作,不妨在这里慢慢溜达,或许你找到自己的灵感。
这个应该是荣哥早期的铜铸作品,我很想拿走,但是一想到这里将会失去一件艺术品,少了更多人分享的乐趣,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果每一位参观者真的每次拿走一件艺术品,估计这里很快就会空了。
据说后来荣哥研究过玻璃雕塑和蜡雕,他将外面废弃的玻璃瓶子,例如,酒瓶、酱油瓶、药瓶等等,他将它们弄碎之后,得到了不同颜色的玻璃渣,变成了他的艺术创作材料。
在门口一处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幅玻璃作品,非常具有童真的活力,不知道是荣哥自己创作的,还是孩子们在这间工作室完成的,据说许多家长还带着孩子来这里做点艺术品。
不过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这些玻璃灯,都是荣哥一手创作的,大多数都是大家身边废弃的材料,在荣哥这里变废为宝,成为他创作的材料,创作的玻璃灯悬挂在工作室的上空,格外美丽,彷佛是在一个充满古董的房间里,注入了一股活力元素,据说点亮之后更为美丽。
据说荣哥的作品从来不卖,这就是牛棚艺术村不同于北京的798,那里也有许多的艺术家们聚集,也是一个小资的地方,不过多了许多的商业味道。而在这里更多的是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完全是一种创作的天地。荣哥经常在这里知道孩子创新,靠心去引导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作品。
走出荣哥的工作室,门口看见一个巨大的金属制品,像一个展翅的飞鹰,这个可能就是荣哥的成名之作,据说是当年讽刺港府无法实现的艺术发展计划,他创作了这件大型铜雕作品——《飞鹰计划》。
牛棚艺术村虽然只有一个弹丸之地,不过地处香港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它的维护依然需要一定的经费,管理部门以很低的租金租给艺术家们,日常维护管理经费由特区政府艺术发展局资助,港府还配备专人负责清洁和保安。进驻的艺术家们每年向该局详细上报年度工作,政府拨款会考量这些报告。
正因为有政府的管理与拨款,牛棚艺术村才没有引入商业机制,这对于香港艺术家的成长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发展空间。因此,牛棚艺术村目前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纯粹艺术原创基地,在这里,你感觉不到一点商业的气息,而只有艺术的氛围,这一点让许多内地的游客感慨不已。
当然,也有很多内地游客不太习惯这样的地方,去了之后有一些人还挺后悔凡人,因为在这里一个弹丸之地,你几乎找不到一点娱乐的元素,也没有纪念品可买,更多的只有与艺术有关的事物,甚至是你无法理解的、很抽象的艺术。
如果不是仔细看看,还无法发现这是一个工作室,完全在绿荫的掩映之下,有些艺术家都是深居简出,尽管在工作室他们的作品会非常超前、张扬,但是在外面,这里也没有那么招摇。
著名的媒体人梁文道和胡恩威先后是牛棚书院《e+e》杂志的主编。e的意思是“教育education”,“娱乐entertainment”、“赋权enpowerment”、“丰富enrichment”和“启蒙enlightenment”。他们在这里写文章,做实验话剧,成为牛棚艺术村里的先锋知识分子。
这块稀有的艺术阵地被铁丝网包围着,铁丝网上张贴者盆景展的广告,不多的盆景沿着牛棚的边沿排着一溜,给这里的红砖房增添了一丝生机。
透过铁丝网,可以隐约看见一个牛棚,可能是这里唯一没有作为工作室的地方,可以看到当年检疫站牛棚真正的模样,之所以保留这个地方,也许是为了给人们展现当年的场景吧。
四周都是煤气公司的大气罐,完全与这里格格不入,就像香港现代商业社会的噪杂与非商业化艺术的一道鸿沟,在这里有着充分的体现,很难想象有一群香港的艺术家还在这里坚守着他们最后的一块洁净之地。
这里建筑物的招牌式的打扮,清一色的红砖、绿窗、黑瓦旧屋,被很好保存了下来,这个悬挂的三级文物就这样重新活化和利用,如果不是成为艺术村,这个废弃的牛棚估计早会被拆除,不会留下一丝踪迹。
牛棚艺术村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这类展览没有任何商业性质,是纯粹的艺术,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看点。
我们这次去的时候,在n21展室正好遇上“打不死的六艺展”最后的三天展出。在过渡商业化的香港,许多手工艺术渐渐失去了它的商业价值,随着艺人的老去而慢慢失传,这个展览就是为了传承这些可能会失传的手工艺术而举办的。
大头佛、火龙扎作、打白铁、纸扎、花牌和木工这六项手工艺,以前都是非常常见的手工工艺,在香港慢慢退出了商业市场,展览取名“打不死六艺”意味着它不会消失。
一个蒙面的大侠端坐在沙发上,在做思考状,原来这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是学生们手工做出来的。这个展览是民间学堂工作坊联合中学生和大专生制作的,为了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工艺不至于失传。
打白铁也是最常见的一门手工艺,在没有机器设备的年代,过去我们很多的生活用具都是民间师傅一手打造出来,但是随着生产线的开通,这些手工艺用品越来越显得没有商业价值,几乎都看不到了,即使在内地的小县城,也很难看到打白铁的师傅了。
纸扎看起来很容易,不过要做成这么艺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用报纸制作的腰鼓,另一端却是一个时钟,显示着时间流逝与艺术的消退。
过去舞龙的时候,总有一个大头佛在大龙前面跳着民间的舞蹈,而这座这个大头佛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些学生用不同的材料,练习制作了许多形态可掬的大头佛。
大头佛还有书法配合,吸引人们的注目。
木工属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三行”(木匠、泥瓦匠和油漆工)的一项,这个用木工手作的雕塑,显示了人们逐渐地由富裕滑落到贫穷。
与前面带有政治色彩的木工不同,这些木工作品更具有艺术的气息,乐器键盘、编织等板凳,让我们知道除了实用之外,这些东西还可以是艺术品。
过去,人们为了消除瘟疫,消灾解难,民间用稻草(现在为珍珠草)扎成龙,然后点燃香火,游村串乡去祈福,这就是舞火龙。早在十九世纪末,香港大坑已有舞火龙的习俗,现在舞火龙已经在2011年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可惜能够扎草龙的艺人越来越少。
传说舞火龙只能是男性,在草龙身上插上香火,晚上六时在香港大坑的莲花宫点睛开光,然后沿着香港的綄纱街、京街、新村街、铜锣湾道巡游,最后将龙抛到铜锣湾避风塘的海底,历时四个小时之久,后来舞火龙移到维多利亚公园中秋灯会,为了避免污染环境,火龙最后送到焚化炉烧掉。
很多的展览为我们展示了香港过去的许多手工艺术,牛棚艺术村为了那些濒临失传的艺术在做最后的努力,这些艺术家们在脱离商业化的运作,使得这里成为他们最后的阵地。虽然说这里有廉价的房租提供他们为纯粹的艺术创作保留了一席之地。然而,短期的签约依然留下一丝忧虑,牛棚艺术村的租约中有着这样的表述,“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租约可以续签”,商业化的进程随时还会扼杀这块艺术之地。
离开牛棚艺术村的时候,我们走过土瓜湾的“十三街”的旧楼群,这些以“龙、凤、鹿、麟、鹰、鹏、雁、蝉、燕、马、鹤”等中国传统吉祥物命名的十三条街道,楼龄都超过五十年了,年久失修也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如何保护这些历史的痕迹,也是香港面临的难题。与之相邻的牛棚艺术村,大有同命相连的感觉,希望牛棚艺术村和这著名的十三街一样,能够成为香港艺术家们最后的栖息之地……。
作者:行者老湖
2015微博十大旅游自媒体
多家旅游杂志和自媒体撰稿人
联系微信:khufu_hu